返回

60年代:我有一个商店_第九十三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九十三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shuquge.la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李主任看了看自己丈夫和儿子,又看向周益民。



“什么机缘?”



就连赵振国的老婆都停止了摇孩子,朝这边看过来,满心好奇。作为妻子,谁不希望自己丈夫干一番大事业?



“一种国外热销的面,不需要煮,用开水泡两三分钟就能吃。如果振国的面条厂可以生产,用来出口,赚外汇,你说是不是机缘?”赵振国的父亲说道。



“啊!还有那样的面?”李主任惊讶。



吃了半辈子的面条,还真没怎么听说。



她也不是没有政治目光的人,如果真的能出口赚外汇,无论是儿子所在的面条厂,还是她儿子,地位都会有一个大大的提升。



目前,国家对外汇的需求,一般人简直无法想象。



明知道是吃亏的,只要能出口,都会选择出口赚外汇。



也是没办法的事。



自己国家能拿出手的东西实在太少。



然而,只有周益民清楚,咱们国家能拿出手的宝贝其实很多,但我们自己不当一回事而已。



就拿稀土来说,在我们重视之前,已经被贱卖了多少?根本无法计算。



“娘!我找人问过了,小日子那边这两年确实有一款这样的速食面卖得很火。”赵振国兴奋地说道。



当然了,出口小日子是不可能的,两国互相敌视,没有建交。



但吃面的国家也不止小日子呀!能出口的对象并非一两个。



“但关键是,你们厂能生产?”李主任捉住了重点。



世界上畅销的产品很多,我们能生产才行呀!



这时,周益民笑道:“我刚好在一本古书上看到相关的记载,再改良一下,问题不大。其实,实验多几次,应该也不难搞出来,又不是什么高科技,需要技术攻关。”



李主任惊讶得无以复加。



没记错的话,当初周益民接受采访,介绍压水井发明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吧?都是从古籍上发现了相关记载。



看来,老祖宗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。



很可惜,能发现的人少。



“益民,你是真的喜欢翻阅古籍呀!”她感叹。



周益民两手一摊:“有时候无聊没事干,就翻来看看,有用的信息记下来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,总会有些东西有用的吧?



对待传统文化,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。”



不能盲目地继承,也不能全盘否定。



赵振国的父亲鼓掌:“益民说得没错!”



他也看不惯某些人,要把老祖宗的东西丢得一干二净,只要是以前留下来的,都说是封建残余。



存在即是有理!



尤其是周益民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结:取其精华去其糟粕。



这句话,一旦登报,相信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。



看看周益民这两三次的发明,两次就是从古籍上找到了启发。



伱能说传统文化没有用吗?



“益民,你什么时候有空,来我们厂指导一下,将生产工艺改进,尽快把速食面搞出来。”赵振国现在真的很想把周益民从钢铁厂挖走。



不过,他还算有自知之明,面条厂怎么可能比得上钢铁厂。



说难听点,他们的面条厂还不如钢铁厂下面的挂名小分厂。



“不急,我先试一下,过两天吧!”周益民没立即答应去,总得装装样子吧?



“好,那我们面条厂恭迎你大驾了。”



第九十三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[1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